跨足氫能 探索100%綠能的最後一哩路
5月的下午,睿禾控股暨天泰能源集團董事長陳坤宏步入昆士蘭議會廳。他在副州長、台灣駐澳代表等人的見證下,簽下台灣第一張海外綠氫合作開發協議H2U,確定用澳洲光電與風電產的綠氨將在2028年運抵台灣。
陳坤宏在2012年成立的天泰能源,是台灣第一家在農舍屋頂種太陽能的公司。2020年,他爭取台灣第一筆綠電交易。現在,他多了一個新身分:跨國綠氫投資商。
這個重大的決定,源自2022年睿禾控股與宏碁合作取下的台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智慧能源管理系統BOT案,要讓園區尖峰時段的綠電滲透率達成100%的承諾。
「我們很清楚,只靠太陽光電跟離岸風電很難達100%綠能,最多只能達到70%。離岸風電有季節性變動,太陽光電有日夜波動,還要加入主動式發電或儲能才能達成最後的100%。所以,一定要盡快研究綠氫或綠氨發電。」陳坤宏說。
不僅要氫 還要「便宜的綠氫」
2022年2月,運輸船Suiso Frontier號裝載著1250立方公尺的液態氫從澳洲返抵日本神戶,創下氫能出口的首例。澳洲擁有大片土地,成熟的光電、風電,正積極開拓全球的氫能市場。在氫的運輸技術成熟前,澳洲將氫轉為氨出口,氨可直接使用,也能經裂解還原成氫。
睿禾能源簽訂的H2U計畫位於澳洲昆士蘭,預計2028年完工,年產100萬噸的綠氨。買家包括日本三菱重工、韓國東西電力、澳洲皇家孚寶及奧瑞康公司等。
「年產生100萬噸的氨,相當於3天就會產出1萬噸,買家的合約必須訂得非常細膩。」陳坤宏說,睿禾第一年會進口10萬噸綠氨,約是台灣年進口量的1/6,對國內的氨市場「會有一點波動,但影響不多」,他說,「換算為綠電的話,約等同3億度綠電,也就是250MW的光電廠一年的發電量。」
氨可用於化工材料、化學肥料、半導體製程、資料中心的冷卻系統等,台電也研究火力電廠混燒氫氨以降低碳排。氫也可以用於發電或直接用作能源。減碳趨勢無法擋,但現實問題是——進口綠氨能否在「價格戰」中殺出重圍?
綠氨與灰氨的未來價格戰
陳坤宏計算,太陽光電的成本每兩、三年下降20%到30%,預期2028年澳洲一度綠電可降至台幣0.75元以下。若能配合電解製氫成本的下降與融資環境改善,一公斤氫或許能降至3~4美元,目標是2030年降至2美元以下。
他細數各項因素,全球正處於高利率的環境,若2028年利率降至4%左右、電解槽轉換效率再提升,每公斤綠氫生產價格將有望跌破3美元,代表每公噸綠氨約落在600美元。
「綠氨跟化石燃料所生產的氨(灰氨)價差沒有大家想像的大,不是好幾倍,而是一公噸200美元左右」。陳坤宏說,灰氨便宜,但每公噸約產生2公噸的碳排。若碳定價能達每公噸100美元,綠氨將有機會與灰氨一較高下。
這紙協議的意義不僅止於花錢買綠氫,陳坤宏說,睿禾控股將與澳洲夥伴合力開發虛擬電廠,將台灣的再生能源發電量預測技術帶到澳洲。此外,製氫過程需要水的純化技術,台灣半導體產業擅長的水管理與回收技術可發揮所長,這些都是台灣加入氫能產業鏈的機會。